主题:[原创]太平天国史讲座(2)--太平天国的官爵制度 -- 温相
- 共: 💬 25 🌺 4
“张宗禹是张乐行的族侄,黄旗直系,但1862年的爵位不过“石天燕”,是六爵的第4等,距离王这一级别尚有福、安、义(主将)、掌率、神将、朝将、天将等多级,案此时太平天国封官虽滥,却仍是论资排辈,除此以外就是天京城内能够见到老小天王者升官容易些,从这样的低官升为王的,据记载有周文嘉(1861年为绫天豫),但他是在和洋兵作战时立下殊功,连李秀成也说“可嘉”的人物,而且是自幼从军从牌尾做起的年轻元老,张宗禹这样的外来投附者,又似乎从没到过天京,很难与其相提并论。
魏王李允是蓝旗旁支,在捻军中地位本来不高;牛洛红、任柱更是河南捻军,连5大旗都算不了(牛的红旗、任的蓝旗都是自张),于情于理,都很难获得王封。
更有力的证据是,当时西北太平军封王者不过是陈得才、赖文光、兰成春、梁成富4人,捻军的直接上司、陈玉成部的名将马融和直至投降,封官不过是天将,按照太平天国的制度,王统率王是常有的,但官低一级的天将统率诸王,则是断乎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在黑石渡战役后,清方记载,邱远才的官职是朝将,此时天京已经失陷,南北声问不通,他不可能得到“淮王(或怀王)”的封号,他的王号只能是自称的。 他作为太平军嫡系既然能自称王爵,散漫惯了的同盟者们自然也能。
不仅如此,多方记载都证明,后期太平军封王多用虚字为王号,很少用地名,而且因为封王太多,字越用越生僻,最后“封王皆列王”,以捻首们在天王心目中的地位,绝不会高于坐拥两淮数县的苗霈霖,他尚且封了个带虚字的“奏王”,张任等不可能得到“梁王”、“荆王”、“鲁王”、“魏王”这样以地名为系的王号。 ” (----陶短房《后期捻军王位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曾锦谦和张遂谋的爵位问题 numzero 字1975 2004-02-15 23:36:12
曾锦谦如果不是卫国侯的话: 温相 字30 2004-02-16 05:12:58
关于回复零胞的商榷--(2)天国封王后来不再以地名为爵名了吗? 温相 字866 2004-02-15 10:41:54
🙂关于捻军王位
🙂几点商榷意见 numzero 字5183 2004-02-13 02:32:14
高手! 无斋主人 字44 2004-02-13 10:29:19
😜等我一等: 温相 字122 2004-02-13 05:28:42
看高手斗法,其乐无穷。 雪个 字0 2004-02-13 1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