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丽的《现代应召女郎》(香港,1992) -- 翼德

  • 共: 💬 24 🌺 69
  • : 💬 24 🌺 13
美丽的《现代应召女郎》(香港,1992)

点看全图

有义气,敢担当的华姐(刘嘉玲饰)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内外俱美,甘愿奉献的伊娃(陈宝莲饰)

点看全图

性格豪爽,自强向上的阮玲玉(罗美薇饰)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出污泥而不染,奋发图强的方晓玲(周慧敏饰)

点看全图

仗义正派的庙街老鸨红姐(冯宝宝饰)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比更知名的同题材的《金鸡》系列着重点不同。《金鸡》系列对性交易有过度美化倾向。但是这部电影对于红姐的庙街老鸨影响力也有的夸张。

点看全图

华姐,伊娃,阮玲玉是不同场所的性交易者,其中阮玲玉最为年轻。故红姐劝她趁早脱身,实际上阮玲玉在存钱准备去海外读书,因为香港人会看不起她的妓女身份。

点看全图

同样原因导致红姐和女儿方晓玲的亲情隔断。方晓玲在电视上小有名声,对公众隐瞒了她的性交易者的母亲身份。尽管红姐被女儿多次拒绝,仍坚持在各种场合以隐瞒身份为女儿鼓气,甚至在女儿被潜规则之后,制作假案陷害电视台经理人,迫使他答应为女儿提供机会。

点看全图

方晓玲的女明星经历是导演对香港影视行业潜规则的批判。她不得不用色相交换出演的机会。红姐猜到真相后鼓励女儿,“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以后要清白做人。” 华姐则气愤于方晓玲不肯承认母亲,指出方的行为与普通性交易者有何本质不同。

点看全图

这是郑伊健第一部电影。他扮演一个爱上华姐的年轻人陈生,但被拒绝,因为华姐希望他不要买春。他对华姐的感情是因为外表和个性而导致的真爱吗? 有这个可能。

点看全图

大牌李子雄在其中扮演一个大陆来港求学后成为医生的人物阿海。他是伊娃的旧情人。尽管伊娃卖肉供他读书,但是他承认大学同学王小姐和他更有共同语言,而且王小姐父亲投资百万给他开诊所。在伊娃与一个变态客人的交易过程中,伊娃因杀死客人被起诉。阿海承诺哪怕倾家荡产也为伊娃辩护。然而他还是要和王小姐结婚。人之复杂性可见。

点看全图

在电影结尾,当红姐的灵柩车通过街区时,拍摄慈母主题电视剧的方晓玲良心发现,从片场跑出,追上灵车,披麻戴孝。伊娃所乘坐囚车路过,伊娃看着送灵的众人,眼中露出羡慕神色。

点看全图

说说视觉享受。周慧敏真靓女,艳光四射,港产第一。结尾的插曲是她演唱的,旋律好听,张国荣写的曲子。陈宝莲脸庞美艳身材好,可惜身高找不到香港男演员配戏。她最后在香港自杀。事业上没有发展,应该是重要原因。罗美薇青春靓丽,性格直爽,活力十足。刘嘉玲大姐大风格,有稳重有担当也有爆发,外表一流。电影中一个小插曲,她在红姐家聊天,嫖客上门,看到她后两眼放光。她笑道我可不是70元价格,要700元的,那嫖客说“值”😄。

点看全图

表演方面还是冯宝宝最出彩。我看她尽管被无情拒绝,还是多次跑到片场看女儿,说“看我女儿多靓啊”,“让我抱抱你吧”。父母之爱心,令人心酸。

香港有好多值得一看的电影。最近看李安的《推手》(1991),只看开头就停了,太做作,远不如香港的商业片好看。

通宝推:onlookor,
阮玲玉重名了?
《推手》值得一看啊

少年杀人你都能看三遍,推手也可以

逗趣嘛

名字都是有意逗趣的

我讨厌李安

好多年前李安因《色戒》在国内名声大嘈的时候,我在西西河表达了对他的意见。这个帖子是调侃风的,然大意得之。李安是狡猾的商业头脑,在取材方面花费心思。《推手》,《喜宴》都是中美文化冲突为题目,《喜宴》还加上同性恋主线。做作以哗众取宠,小人也。比杨德昌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天上地下的差距。

点看全图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号称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昨晚上看了《饮食男女》。看了开头朱老爹费劲心力制作的满桌佳肴和三个苗条漂亮的女儿,这样一个显然的矛盾冲突,我就感觉到李安又在造势。于是和老婆抱怨李安。我老婆对李安到印象很好。我自己解嘲,申公豹都说成见是一座山,我对李安真的有成见。老婆说你应该放下成见,继续看下去。于是我静下心把电影看完了,然后就觉得不吐不快。这烂片在豆瓣上评分竟然9.2分,我去。

点看全图

先说李安找的饮食顾问也是白瞎。朱老爹包汤包,擀一个皮子包一个,这是什么专业人士。包子蒸好后不取出,等想吃的时候再吃。他那个汤包皮子定然是含台湾高科技添加剂的皮子,不怕汤水浸泡的。在席上,小女儿把鱼片鸡片都倒入火锅,还未吃,又把一盘子粉丝和油馓倒进去😜。

点看全图

电影中人物形象的性格表现应该是一致的,有发展的逻辑。但是《饮食男女》中朱老爹的形象就不清不白。李安大概给他安排了一个半退休的状态,有充分时间在家给女儿们烧饭和洗衣服。他所表现出的烦恼,在女儿们看来是妻子早亡缺失伴侣。我看了却是和女儿们交流不畅,尤其是和直言的二女儿。但是他连内衣都给女儿洗。李安特意安排朱老爹年轻时的结婚照,妻子的模样竟然与二女儿几乎一样。他想暗示什么吗?朱老爹作为一个顶级大厨,事业后继无人,他也未表现出任何烦恼,反倒不如他的同事和饭店前台的经理人更有事业心或者类似的商业动机。总而言之他似乎是一个不为人间烟火所染的老头,只关心周末给女儿们烧菜聚餐。

点看全图

电影中第一女主是吴倩莲饰演的二女儿。这个形象比较有趣,是个当代独立知识女性,对性关系保持开放态度,与吴倩莲在港片中表现,特别是刚出道的清纯形象,差得好远。都说导演是培养演员发挥能力的推手。此片中吴倩莲的角色是白领单身欲女,有一个艺术家男友经常团聚。我看她的床戏镜头也不禁微笑,不得不赞李安有本事。当她在办公室看到美国来到的新同事(台湾美男赵文瑄饰)时,充满欲女的眼神,我都奇怪为何其他在场同事看不到。李安后来作了铺垫。这个男同事号称商业奇才,在吴倩莲办公司听吴分析商业资料的同时,伏在地板上玩电游。于是吴倩莲充满爱抚地也趴到他身边,被老板儿子看到,反倒害羞走了。

点看全图

吴倩莲角色的另一个特点是聪明智慧,一学就会,实际上能够成为父亲事业的继承者。但她父亲拒绝她作厨师,从而导致她如今大公司高级白领的地位。她似乎对此并不满意。

点看全图

李安对这个角色的做作有几个场面。她本来和美国男同事在办公司欲火焚身粘连一体,突然想到这个男人是她姐姐以前的男朋友,立即中断荷尔蒙分泌。她去艺术家性伴侣那里表示分手的惋惜。艺术家说已经两点了,她听此言有送客意,马上说要走。结果艺术家接着说我还有两小时,这里有一间办公室闲着,你知道的。这句话导致白领女士急忙冲到门外花坛中恶心呕吐。太假了。如果吴还是当年那个形象我都相信这段情节了。

点看全图

最可怕的剧情急转弯来自朱老爹宣布与隔壁离婚女人(张艾嘉饰)结婚。此前,这位太太一直是朱家三个女儿的好朋友,她的女儿称呼朱老爹爷爷。没有半点情节的预兆和铺垫,只有李安的拍脑袋。我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狂笑了。真有李安的。此时家里乱成一团。吴倩莲的角色似乎是因怒极而泣。导演给她面部特写了,看得出她哭不出来。确实,这个情节急转弯如何让演员理解并表现出应有的反应。

点看全图

关于朱二小姐还有情节不通处。她将全部存款支付一个烂尾楼的首付,是三姐妹中第一个宣布离家居住的。期房烂尾后,她打算去海外工作解决住宅问题,但是因为姐妹分别突然嫁人而决定留家陪老爹。不意老爹为新娶而准备卖掉老宅。电影结尾时,老爹被二女儿邀请回老宅聚餐,其他人都有各自理由不能参加。老宅门上特别表现有出售的告示和售出的告示。应该是距离上次导致家庭解体的聚餐不是很久,则二小姐哪里的钱购买这个豪宅(电影中有提到这里是豪华住宅区)。这也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二女儿做满桌菜请老爹品尝。老爹惊喜曰,我吃到味道了。他双手抓住二女儿捧着汤碗的手,给我的感觉他在二女儿身上看到前妻。联系到他和前妻的结婚照片,朱老爹暗恋二女儿的线索呼之欲出了。李安这下作痞子做的出来!

通宝推:普鲁托,
只能说不适合你的口味吧

饮食男女李安巅峰之作,各方面均是上乘,特别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感情互动特别细腻,奠定了他一生创作的风格。色戒这片子不谈三观还是不错的,没明白他拍的动机和意义是啥,争议太大了

看完你这帖,感觉怪怪的。有几个问题要说一下。

当认为一部电影是烂片的时候,我几乎不愿多置一词。如同鄙视一个人的时候,我看都不会看他一眼。

燕兄不是职业影评人、也不图稿费,图文并茂/用5千字来批《饮食男女》这样的“烂片”,你不觉得痛苦吗😄😄,还是觉得骂完就畅快淋漓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

电影一开头展示男主做菜,导演连续的镜头切换——男主的刀工(我记得是切豆腐丝)、杀松鼠鱼/扑面/过油、给鸡肉扒骨……厨房充满了烟火气。要知道这电影是在94年,那时电视上还没有饮食节目,更没有现在的饮食博主。做出来的菜,如你的截图,好不好吃不知道,起码有型有色,很养眼。这些镜头展示出的中华饮食魅力,不是一般的电影所能做到的。

你要说不真实,这有可能。这毕竟是在拍电影,也许角色们一口都没吃呢😄。说到包子,我就是那种要吃才开锅不吃就一直闷在锅里的人,我喜欢那个鲜劲儿。

用饮食的专业角度去谈《饮食男女》,就像军事专家去谈战争片,已经脱离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这是第二个问题

===

至今我都记得,看了片头做菜我就决定要把它看完,哪怕后面有可能不好看。最后,是你老婆让你坚持看完的,你应该骂你老婆,而不是骂李安啊😅😅

李安是有本事的

在这部电影里也表现出来了,如其他两个女儿的形象塑造。

这不妨碍我认为这片是烂的,特别是豆瓣上有80多万ID竟然综合评9.2分,俺就不吐不快了。

连大胖子都知道我一定和多数人占在对立面😄。

性压抑的老厨师因与年轻女性新婚而恢复味觉

这个故事归纳怎样?饮食男女,食色性也。李安的意思是我们大家都是动物。

老厨师发妻早亡,一个人拉扯三个女儿长大。从电影人物对话判断,鳏居有二十多年。一个正常的男人,压抑啊。女儿们长大后,各个都很漂亮,尤其老二和亡妻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老爹给女儿们洗衣服,晾衣服,分发衣服,还总是把不同女儿的内衣弄错。每周给女儿们烧一桌大菜。只有如此才能够排泄自己的压抑。但老爹发现宴席的气氛越来越沉闷,女儿们不喜欢这样程序化的生活。他的味觉也不知何时消失了,有厨师天分的老二,总是能发现他烧菜的问题,搞得他很恼火,但无法说出口。生活这样无望的继续下去。女儿们先后提出离开这个家。

所幸老大同学的妹妹成为近邻,让老厨师眼睛一亮。他抓住机会,暗度陈仓。在家庭晚宴时,他宣布了这个消息,引起老大老三两家夫妻的震惊,未来岳母气愤几近昏厥,他最疼爱的二女儿则面色阴沉,眼泪含在眼眶中。之前她在医院发现老厨师检查身体,以为老父有心脏隐患,怎末也想不到老父亲是为梅开二度做准备。但是她的真正内心有谁知道。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二女儿安排和老爹独自相处。老厨师暂别挺着大肚子的年轻老婆回家吃饭。二女儿仿照老爹手法,烧制满桌菜肴请老爹品尝。老爹百感交集,吃了一口汤,奇迹发生了。他已经失去的味觉回到他的舌头上。他双手抱住女儿的手。有多长时间没有身体接触了。父女深情对视,老厨师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实际上,在电影最后一幕父女双手紧抱时,我认为符合逻辑的对白,是老头对女儿说,你让我看到了你妈妈。但是李安不。他让老头说,我尝到味道了。他的意思是老头在掩盖自己的真正感受。

跟《这个杀手不太冷》一样

男人就喜欢这种。所以评分高。全片不沾半点色情,但是能撩拨。

比 007 幽灵党这种,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后者不过是铺垫丰富点的色情片。

饮食男女是李安的巅峰水准,后面奇幻漂流啥的,堆砌特技,张纪中都会拍。

“朱老爹包汤包”那个镜头,手替是鼎泰丰当时的少掌柜

“包子蒸好后不取出”,“小女儿把鱼片鸡片都倒入火锅,还未吃,又把一盘子粉丝和油馓倒进去”——剧本就是这么设计的。

这顿饭原本是雷打不动按时按点,所以包子蒸的时间原本是恰到好处。可是三个女儿各有各的心思,到点回家吃饭也就不那么上心了。

小女儿的吃相,表明她对老爹引以为荣的美食(也包括老爹本身)既不在意,也无兴趣,一心只想吃完了事走人。老二就不会这么做,因为她真懂,内心也在意老爹——这在片尾呼应了。

赵文瑄那个角色并不是大女儿前男友,而是大女儿暗恋的对象。老大是赵文瑄这个角色的前女友的闺蜜😅,日日相对、苦苦相思,却遥不可求。

三个女儿,一个保守没有自我,一个放荡随心所欲,只有老二回归了传统,守住了中庸。

李安寻找的题材都是力求打破,挑战观念的极限,传统描绘得越像那么回事,矛盾冲突越是尖锐不可调和。《饮食男女》好歹还算调和了,不然我看导演得疯,到了《少年派》发展到了极致,心有猛虎,反噬亲娘,是可忍孰不可忍。

饮食男女三个女儿的内心成长过程,我觉得可以看作李安内心复杂冲突的外在表现。我觉得他内心挺苦逼的。倒是晚辈如关家永,也是力求突破观念束缚,但是年轻人心态放松,做出来的东西就疯癫成魔,另有一番意趣。

你怎么能看得出这么多门道?

记得当年我也看过,但我只记得看到上菜的时候我流口水了,其他啥也不记得了。。。。。

《这个杀手不太冷》好看多了

起码有枪战,刺杀,悬念。。。。

因为我是新鲜出炉刚看完的

不过,同一部电影,在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解读。

你那是肯定还是年轻,在海外找不到好的中餐,直流哈喇子。。

但不缺女人,所以看不到吴倩莲角色的挑逗性😄。

审美还是在线的

哗众取宠不假,这事李安背锅也没毛病,从审美的角度确实是一堆烂片,为赋新词强说愁,天赋平平技术堆砌,就拿卧虎藏龙来说,江湖哪有这么英雄主义的?美国叙事的手法嵌入大清故事背景的美漫,就给人一种镶金的电风扇的感觉不懂了吧那是艺术,????现在中国技术起来,回看就是资质平平,当初拍摄技术水平高,艺术造诣真不行。

其实同时期搞特效就搞特效,徐克蜀山传和刘伟强风云雄霸天下,搞内核故事就无间道,哪怕就是大陆也有霸王别姬,姜文阳光,台湾的杨德昌牯岭街,王家卫就不提了前期也是个东施效颦的电风扇后期悟了,跟李安一个毛病看完都不知道要表达啥,就是别扭都想要,看完李安都得问一句:先生,美国回来的吧?

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形容这种感受,那就是萨普,李安就是电影界的萨普。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