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孔子生平百衲 -- 桥上

  • 共: 💬 64 🌺 397
  • : 💬 1 🌺 3
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孔子38岁

《孔子世家》: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家语》:

孔子曰:“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

南宫敬叔……言于鲁君……与孔子车一乘,马二疋,坚其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孔子观乎明堂……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

孔子见老聃而问焉,曰:“甚矣道之于今难行也,吾比执道,而今委质以求当世之君而弗受也,道于今难行也。”老子曰:“夫说者流于辩,听者乱于辞,如此二者,则道不可以忘也。”

桥:

据《孔子世家》及《孔子家语》,孔子还是去了京师并曾在那里继续向老聃请教。

考虑老聃,此行显然要在王子朝之乱平定后,即至少在“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十二月癸未,王入于庄宫。”(《昭二十六年传》(10260901))以后,也就是在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年底以后。

再考虑孔子请教的另一位周王室大夫苌弘,据《左传》:

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对曰:“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岁在豕韦,弗过此矣。楚将有之,然壅也。岁及大梁,蔡复,楚凶,天之道也。”(《昭十一年传》(10110201))

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塗。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陆浑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备之!”乃警戎备。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昭十七年传》(10170401))

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苌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侈故之以。而毛得以济侈于王都,不亡,何待?”(《昭十八年传》(10180101))

八月丁酉,南宫极震。苌弘谓刘文公曰:“君其勉之!先君之力可济也。周之亡也,其三川震。今西王之大臣亦震,天弃之矣。东王必大克。”(《昭二十三年传》(10230601))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辛丑,召简公、南宫嚚以甘桓公见王子朝。刘子谓苌弘曰:“甘氏又往矣。”对曰:“何害?同德度义。《大誓》曰,‘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此周所以兴也。君其务德,无患无人。”(《昭二十四年传》(10240101))

晋-女叔-宽曰:“周-苌弘、齐-高张皆将不免。苌叔违天,高子违人。天之所坏,不可支也;众之所为,不可奸也。”(《定元年传》(11010103))

及皋鼬,将长蔡于卫。卫侯使祝佗私于苌弘……苌弘说,告刘子,与范献子谋之,乃长卫侯于盟。(《定四年传》(11040104))

六月癸卯,周人杀苌弘。(《哀三年传》(12030301))

桥:考虑苌弘越到后来越忙碌;以及王室乱后人才凋零,更可能尽快召回老聃,孔子前往京师估计在此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孔子三十八岁。此后孔子的教育事业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而因鲁昭公流亡在外,这些年鲁国是由世卿季孙意如(季平子)摄行国政。

《论语·公冶长第五》: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第一》)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为政第二》)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孟懿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第二》)

桥:其实孟懿子没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资格,他父亲去世后他并未真正掌权。

《昭二十九年传》:

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10290501)

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寅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姦也。又加范氏焉,易之,亡也。其及赵氏,赵孟与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10290502)

桥:“贵贱不愆”正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国,他的仁是在此前提下的仁。而现在的社会是上下可迁的社会,仁应该有更大发挥余地。

下面是长沙-杨家山65号春秋墓(长杨六十五号墓,该墓还同出一钢剑)出土铁鼎的图片,出自陈先枢《长沙楚墓群及其出土文物概述》新浪微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国学导航:

又按王世懋曰:“《史记 孔子弟子传》,南宫适字子容,而述《论语》两条以实之,初未言孟僖子之子,孟懿子之兄也。而《索隐》注遽云:是孟僖子之子仲孙阅,《论语》注遽云:谥敬叔,孟懿子之兄。适见《家语》,一名縚,已有二名,《左传》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索隐》又云仲孙阅,是又二名,岂有一人而四名者乎?孔子在鲁,族姓颇微,敬叔公族元士,从孔子时定已娶矣,孔子岂得以兄子妻之。《礼记》,敬叔载宝而朝,孔子曰:丧不如速贫之为愈也。若而人,岂能抑权力而伸有德,谨言语而不废于有道之邦耶?”阎百诗曰:“南容名适,一名縚,与敬叔名说,载宝而朝者,当是二人。”

《论语》: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仲尼弟子列传》:

南宫括字子容。

注:集解孔安国曰:“容,鲁人”。索隐《家语》作“南宫縚”。按:其人是孟僖子之子仲孙阅也,盖居南宫因姓焉。

桥:

南容——南宫适如是仲孙说——南宫敬叔,则少孔子二十一岁,于孔子三十四岁时成为孔子学生,又约于三年后昭二十七年(前515)娶孔子侄女,已十七岁,不可能再晚了。则孔子之兄当去世于昭二十四年(前518)左右,之后才轮到孔子决定侄女的婚事。

不过,据阳虎之言,孔子之兄去世当在定五年(前505)左右,随后孔子有仕进资格当在定六年(前504 )左右(“民”每家的仕进资格是有限的,不是每人都可以登为公臣的,孔家这一名额首先在孔子哥哥身上),则那时娶妻的南容——南宫适似少孔子三十多岁,不太可能是仲孙说——南宫敬叔。

通宝推:大眼,审度,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