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丽的《现代应召女郎》(香港,1992) -- 翼德

  • 共: 💬 24 🌺 69
  • : 💬 24 🌺 13
笑喷了,

燕人被李安的电影气的七窍生烟,恰恰说明你完全着了李安的道😂

李安的电影,一言以蔽之,其实就是不断的揭穿文明体系中的假道学的过程。

比如父亲三部曲,无论是海外养老,黄昏恋,还是子女婚姻,教育,生育等等,从头到尾李安的目的就是揭穿传统儒家文化的那些个伪道学。无论你是近代现代,中国海外,年轻年老,都是在一个“忠孝节义”的伪道学的面具下生存着,而其本质其实李安在标题里已经剧透了:“饮食男女”四字而已。

如果单这么说,似乎李安又坠入了八十年代流行的“丑陋的中国人”的话语体系里去了。但李安显然并没有这么简单,在他逐渐渗透入西方文明之后,他也一如既往地开始了揭穿西方的“伪道学”的演出。

比如《绿巨人》是揭露西方以科学和文明为幌子实现父权制的规训控制体系的实质,《断背山》以两个西部牛仔的爱情来揭露新教文化下的保守主义、所谓世俗道德规训下的自私冷漠、对人性的压抑,《少年派》则揭露了一部分西方人在现代性陷入迷茫的情况下向东方哲学比如印度寻求某些“玄思”而最终崩溃不得其所的窘境,《比利林恩中场战事》更是直接将美国911之后整个社会精神层面千疮百孔的现实揭露的淋漓尽致。

所以李安自世纪初几部电影打下基础后,虽然受到了东西方同时的追捧,但实际上同时干了揭穿东西方文明底裤的事情,这就让他从两头讨好变成了两头不讨好,从炙手可热变成现在无人问津,毕竟,文明的底裤是不能轻易扒的。

所以李安的电影,如果在揭穿文明的伪道学本质的同时,能传播出一些人类共同的真善美价值,那么评价往往就不错,比如传递亲情、爱情、友情和自由的向往等等,如《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等等。如果只是拆解,那一般反馈都不佳,比如《绿巨人》《比利林恩》等等。没办法,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没有那么坚强,所以总希望创作者能帮他撑起来一些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安可以说是一个闯入各家文明体系中的顽童,你以为他是为你做吹鼓手,其实他是个拆墙的。你以为他的形象是这样:

点看全图

其实他是这样:

点看全图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